水分測定儀常壓幹燥法測量原理
更新時間:2016-07-22 點擊次數:1963次
1、
水分測定儀常壓幹燥法特點與原理
⑴特點:此法應用zui廣泛,操作以及設備都簡單,而且有相當高的度。
⑵原理: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氣壓下,100℃左右加熱所失去的物質。但實際上在此溫度下所失去的是揮發性物質的總量,而不*是水。
2、幹燥法必須符合下列條件(對食品而言):
⑴水分是*揮發成分:這就是說在加熱時隻有水分揮發。例如,樣品中含酒精、香精油、芳香脂都不能用幹燥法,這些都有揮發成分。
⑵水分揮發要*:對於一些糖和果膠、明膠所形成凍膠中的結合水。它們結合的很牢固,不宜排除,有時樣品被烘焦以後,樣品中結合水都不能除掉。因此,采用常壓幹燥的水分,並不是食品中總的水分含量。
⑶食品中其它成分由於受熱而引起的化學變化可以忽略不計。
3、水分測定儀常壓幹燥法的測定要點
⑴取樣(稱樣):在采樣時要特別注意防止水分的變化,對有些食品例如奶粉、咖啡等很容易吸水,在稱量時要迅速,否則越稱越重。
⑵幹燥條件的選擇:三個因素:①溫度;②壓力(常壓、真空)幹燥;③時間。一般是溫度對熱不穩定的食品可采用70~105℃;溫度對熱穩定的食品采用120~135℃。
4、操作方法
清洗稱量皿→烘至恒重→稱取樣品→放入調好溫度的烘箱(100~105℃)→烘1.5小時→於幹燥器冷卻→稱重→再烘0.5小時→稱至恒重(兩次重量差不超過0.002g即為恒重)。
⑴油脂或高脂肪樣品,由於脂肪氧化,而後麵一次重量反而增加,應以前一次重量計算。
⑵對於易焦化和容易分解的食品,可以選用比較低的溫度或縮短幹燥時間。
⑶對於液體與半固體樣品,要在稱量皿中加入海砂,使樣品疏鬆,擴大蒸發的接觸麵,並且用一個玻璃棒作為容器。先放到沸水浴中烘,烘的差不多,再放到烘箱烘,否則不加海砂樣品容易使表麵形成一層膜,造成水分不易出來,另外易沸騰的液體飛沫使重量損失。